未来新能源 推动“双碳”达标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 彭先觉

在传统的高碳能源难以为继,亟须新型清洁能源的当下,Z-箍缩驱动聚变裂变混合堆将会是未来规模能源的主力。这一研究成果正是源自于我国著名的原子核物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先觉。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智则国智

彭先觉1941年9月16日生于湖南湘潭,家庭虽不宽裕,但祖父和母亲对他的影响很大,要求很严格。10岁时,他就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曾获全区小学生作文比赛第6名。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决心将来报效祖国。读高中后,开始对数学和物理产生兴趣,经常阅读一些课外资料与参考书籍,夯实了自己的基础知识,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原子工程系。彭先觉怀着爱国之心,在“哈军工”这座大熔炉里,经过5年的锻造,为日后走上科学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1964年秋,彭先觉被分配到二机部九院理论部,从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及设计工作。他所在的研究小组是周光召、苏肇冰领导的。1967年秋,彭先觉担任研究组组长,1970年成为氢弹次级(也称氢弹主体)型号设计组组长,1984年又担任研究室主任,1987年晋升为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在这期间,他参加多个重要武器型号的理论设计、试验和定型工作,是这些型号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同时他也提出了研究氢弹次级小型化的技术路线,并对一些特殊氢弹的设计技术进行了探索。在理论设计中,他提出的设计思想和技术途径,都富有创造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成为多项关键设计思想的提出者,在节省大型氢弹中贵重材料用量、提高氢弹次级对初级威力变化的适应性、大幅提高小型氢弹次级比威力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我国核武器设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和深化对核武器技术的认识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他先后荣获国家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光华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物理奖,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彭先觉被任命为研究所副所长;1995年,又调任中物院任副总工程师,同时兼任我国核试验专家组组长(两组长之一),也为我国后期核试验的圆满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既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也积极投身于科技管理工作。1999年,彭先觉被任命为中物院科技委主任,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兼任中物院科协主席和四川省科协副主席。在担任中物院科技委主任8年间,对我国核武器技术的发展及研究方向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就这样,他从一名年轻的科技人员,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这一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

在能源日益紧缺并已成为国际经济、政治、军事斗争最大诱因的今天,寻找安全、清洁、持久、经济的新能源是科学家面临的最重要任务。彭先觉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在2008年10月,正式提出全新核能源的概念,即“Z-箍缩驱动聚变裂变混合堆(Z-FFR)”。Z-FFR能为解决能源、环境、气候问题提供优良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在Z-FFR方案中,有两项重要关键技术是独创,这就是惯性约束聚变靶和次临界能源堆。在惯性约束聚变靶的设计中,彭先觉认为,需要重点把握的3个关键因素是:提供给靶的能量、解决聚变燃料压缩的球对称性及燃料的点火燃烧问题。因此,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与美国LLNL“中心点火靶”设计理念完全不同的“局部整体点火靶”模型,并创新设计了套筒与靶能量传递结构,经过各项数值计算表明,“局部整体点火靶”模型各项性能优异,能够在Z-箍缩驱动器60兆安电流条件下,实现GJ级聚变放能。在次临界能源堆方面,彭先觉主张走与“传统”次临界堆完全不同的设计路线,以能源为目标,克服现有裂变堆面临的瓶颈问题,力求简明、简便、安全、经济。在该理念的指导下,他提出了以天然铀金属合金为初始燃料,轻水为传热、慢化介质并与压水堆技术结合等多项设计。研究表明,该堆可用“干法”进行核燃料循环,不必进行铀同位素分离和铀钚分离,也不必另行嬗变次锕系元素,并彻底地解决了反应堆的临界安全和余热安全问题。在驱动器方面,彭先觉认为,目前来看至少用于聚变研究的60兆安电流的驱动器是可建成的。而能源应用的难点在于驱动器的长寿命,从物理和工艺出发,也非常有希望解决问题。Z-FFR充分体现了聚变和裂变优势互补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核能的安全性;提升了经济性,100万千瓦堆建造成本预计在30亿美元左右;增加了持久性,铀、钍资源利用率可达90%以上,可为人类供能数千年;用彭先觉的话说就是“体现了环境友好性,核废料很少,易处置。同时,它也可用热堆乏燃料作燃料,为热中子电站的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它的输出功率可大幅调节的性能也为光电、风电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而它是具有极强竞争力的未来能源。”

前山万竹入新路,新路沧海通方蓬

目前“Z-FFR”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及下属多个研究所、国防科工局、中国ITER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参与支持下已进行了近十年的深入概念研究,形成了初步设计方案,从物理原理、材料、工艺技术等各方面都未发现有不可逾越的障碍。该概念已越来越为国内科技界、能源界所接受和认可。2021年,项目的第一步“建50MAZ箍缩驱动器验证聚变靶科学及工程可行性”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列入“十四五”计划。彭先觉希望2028年前能够建成50兆安电流的驱动器,并验证聚变;力争2035年左右进行Z-FFR工业应用示范,为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能源的巨大需求作出贡献。

科学是一盏永远放射光芒的明灯,照亮着彭先觉的探索、创新之路。作为一名科学家,他用执着的追求,铺就着闪光之路。在他身上所饱含的对科学研究事业的热忱和忠诚,将激励更多无私奉献的科学工作者献身科学事业。(文/白小果)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news.jueqijf.com/6395.html

(2)
上一篇 2023年12月28日 下午4:40
下一篇 2024年1月18日 下午2:47

相关推荐